2005年,西安出土李建成墓誌,55字揭開李世民對兄弟的真實態度

2024-05-20     花峰婉     反饋
4/6
地下出土的材料雖然本身就是歷史事件的實物見證,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數量有限,解讀困難等,所以需要文獻記載材料的補充和解釋。

所以,當墓誌銘發現後,專家們立即到史籍中去尋找相關的佐證。

在《唐會要》中,專家們發現了這樣一條記載:「貞觀二年三月,有司奏諡息王為戾,上令改諡議。杜淹奏改為靈,又不許」。

從這一段記載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李建成的諡號確實是經過多方討論的。

但至於為什麼《唐會要》記載了李世民不許用「靈」,而後來卻用了。

也沒有記載為什麼改成了「隱」。其中那些未被記載的細節和背後的原因,我們只能依靠推測和假設來填補了。

諡號之慮

結合《唐會要》的記載,再加上出土墓誌,我們可以大概知道,李建成的諡號,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的選擇。

最早應該是定為「戾」。

戾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古代的諡號規則,戾一般用來形容知過不改的人,但也有暴戾的意思。

比方說漢武帝時期,太子劉據起兵造反後來被殺,劉據的諡號就被議定為戾。

雖然太子劉據是漢武帝的愛子,但是因為起兵造反,這件事始終讓漢武帝耿耿於懷。

可李建成則不一樣,在玄武門事變中,李建成可以說是被動的一方,用知過不改來形容他,就有點牽強了。

更何況,用這個字來對李建成的一生進行蓋棺定論,不僅有點驢唇不對馬嘴,還可能傷害到太子府舊臣的感情。

所以,李世民下詔命有關部門來議定李建成諡號,當臣子們提交第一版「戾」字方案時,李世民當時就覺得有些不妥,於是就給駁回了。

緊接著,大臣們又絞盡腦汁提出了第二版方案:「靈」。

這次主要是由大臣杜淹提出來的。

實際上,「靈」這個字在諡法中的解釋頗為豐富,既有正面的讚譽和讚美,也有負面的批評或警示。

可能包含了對其智慧、才能的讚美,也可能隱含著對其行為、決策上的某種批評或警示。

例如,它可能被用來形容那些雖然才智出眾,但在行為決策上卻顯得輕浮、不夠穩重的人物。

總的來說,這個諡號的情感色彩表面上看起來是讚美,但實際上卻更偏向於貶義,是對其性格或行為的一種含蓄批評。

這個諡號一經提出,在貞觀二年的李世民看來是非常滿意的。

所以,貞觀二年正月十三日,李世民當即宣布,按照太子的規格禮儀下葬李建成,並以「靈」作為諡號。

這場轟轟烈烈的相當之力,得以成功舉辦。

可李世民心理卻始終不太滿意,因為他覺得這個「靈」字還是差點意思。

兩個月以來,李世民幾乎夜不能寐。

他心裡始終懸著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大哥的諡號問題。

終於,三月,李世民總算想出了一個讓自己覺得滿意的字:「隱」。
奚芝厚 • 117K次觀看
舒黛葉 • 27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福寶寶 • 43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