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劉備入川到死去,總共八年時間。這八年中,四川人民並不像小說里寫的那樣,非常愛戴劉皇叔,反而怨聲載道。
原因不為別的,劉備財政緊張,在益州實行了一整套盤剝百姓的政策,比如鑄造新的鐵錢,一枚就可以強行換取老百姓手中的一百枚銅錢。
為了維持高壓統治,又在原來的漢律基礎上,制定了更加嚴苛的新法《蜀科》,用以收拾那些敢於反抗不聽話的人。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
「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嘆。」
意思是說,諸葛亮的刑罰非常嚴峻,從豪門到百姓,無不怨恨在心。
所以,蜀漢內部並不平靜!
劉備是外人入川,他的基本隊伍來自荊州。
劉備死後,劉禪毫無威信,蜀漢內部暗流涌動,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大有分崩離析之勢。
荊州派,蜀地派,南中派…人一多,肯定就有矛盾,就有爭鬥,就要爭權奪利。
諸葛亮想盡一切辦法,用了五年時間來穩定住了局勢。
西南的土著還有生熟之分,臣服的稱為熟蠻,比如五溪蠻等;不服的叫作生蠻,比如烏蠻等。被擒了七次的孟獲,就是由生蠻化為熟蠻的著名代表。
就他這樣的,以後不找事,不趁亂插刀就燒高香了,還能指望為你賣命?
有句古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你是將帥,是願意用嫡系子弟呢,還是投誠的義軍?
所以,孟獲這種相互牽制的羈縻狀態,是不會真心歸順的。
自古以來,對外征戰都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佳手段!
為什麼不先打東吳?
諸葛亮人中龍鳳,高瞻遠矚,他的眼光豈是我等可以比擬的?不打東吳,自有一番道理!
其一,東吳膽小。比之曹魏,東吳是弱,也正是如此,東吳的膽子也小,絕不敢主動挑起事端。
當年呂蒙偷襲關羽,得手之後,自己也隨即病逝,只有四十二歲。真的是病死的嗎?難道不是東吳表達服軟的另一種態度嗎?
何況關羽死後,孫權一直派人求和,無奈劉備聽不進去,連諸葛亮都勸不住,東吳只得迎戰!
劉備死後,孫權再次遣使表達修好的意願,誠意滿滿。諸葛亮接受,兩國重新交好。
這種情況下,蜀國伐魏,東吳肯定袖手旁觀。如果蜀國伐吳,魏國說不定就趁機南下,到時候兩面受敵,蜀漢危矣!
其二,實力不允許。東吳在江南,河網密集,要想徹底拿下東吳,就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
君不見當年的曹操,八十三萬人馬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靠陸軍沒戲!
蜀軍出川,必順流而下。如今的長江,自永安以下,全部是東吳的要塞,經營地如鐵桶一般,寸板不得放過。
更何況蜀國荊州已失,無法徵到熟悉水性的士兵,加上國內空虛,拿什麼打造船隻?
攻吳?想都不要想!
其三,北伐消耗最小。蜀國占有漢中,這是一塊寶地。東邊隔漢水和曹魏接壤,北邊有秦嶺是天然的屏障,西北出祁山就可以攻打天水。
占住了天水,進入關中就容易多了,況且天水附近的諸部對曹魏的忠誠度並不高,時叛時降。
陸路進軍曹魏,可進可退,可攻可守,要比水路攻打東吳成本小得多,風險也小得多。
孫權只要不傻,就明白曹魏才是大敵,自己這邊槍一響,說不定孫權就會在東路策應,襲擾魏軍。
退一步講,孫權就算是隔岸觀火袖手旁觀,蜀國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其四,占據道義高地。蜀漢不是蜀,是漢!是劉備打著漢獻帝已死,自己承繼漢室的旗號,建立的國家,復興漢室,就是蜀漢的最高追求。
放著害死漢獻帝的曹魏不打,先去攻吳的話,難免出師不正,落人口舌,拱手讓出輿論高地。
所以,北伐曹魏是此時諸葛亮最優的選擇!
出師未捷身先死
時代變了,如果在早些年群雄割據的時候,擁有巴蜀確實有資本去逐鹿中原,到了此時,北方已經歸一,北伐註定了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夢。
丞相不是沒有看到,他也無奈,只得駕著蜀漢這輛破車,跌跌撞撞地盡力前行罷了!
到此時,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了,時間不站在蜀漢這一邊,守,是守不住的。
遙想當年,秦占據關中和巴蜀兩大寶地,面對一盤散沙的東方六國,還奮了六世餘烈,一百多年!
諸葛亮只有孤身一人,奮鬥十年,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