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起兵之後戰績驚人,多次打敗王莽的新軍,把王莽打得氣急敗壞。為了穩定局勢,起義軍決定推舉一位皇帝,跟王莽打擂台。
但是選誰當皇帝這事又成了難題,雖然大家都是劉氏宗親,但是劉氏宗親也是要分勢力的。
劉秀和劉縯他們從舂陵起兵,因此被稱為舂陵軍。除了他們,還有一支勢力比較大的起義軍,叫做綠林軍。
最終,綠林軍的將領劉玄被推舉為皇帝,也就是「更始帝」。此消息一出,劉縯他們這邊的人就有些不高興了,憑什麼是他劉玄當皇帝?
但是人家綠林軍畢竟人多勢眾,劉縯他們也不好在明面上說什麼,只能是乖乖聽命。
就在起義軍搗鼓皇上的事時,氣急敗壞的王莽調集了四十萬兵馬,直奔他們而來,試圖一舉消滅這個新出現的更始帝。
劉秀被更始帝任命為偏將軍,為了掩護更始帝轉移,只能與王莽的四十萬大軍周旋。而此時劉秀的手上只有九千人馬,跟四十萬大軍硬碰硬簡直就是找死。
劉秀帶著三千人衝出重圍,尋找救兵,也只是找來了一萬七千餘人,加在一起兩萬多人,迎戰王莽四十萬人,這便是著名的昆陽之戰。
劉秀面對敵人號稱的「百萬之眾」絲毫不懼,親自帶著千人先鋒軍在戰場上廝殺,斬殺敵軍兩三千。
劉秀這邊的將領都被劉秀的表現嚇了一跳,因為之前作戰時,劉秀根本就不參戰,只是在後面指揮,所以眾人都以為他不敢上戰場。
如今劉秀首次出戰就擔任先鋒,眾人都擔心他會戰死沙場,結果劉秀不僅沒事,還殺敵無數,讓眾人都刮目相看。
劉秀的這次出戰,不僅僅提高了自己在士兵們心中的地位,還讓眾人士氣大振,不再畏懼敵方的大軍。
劉秀這邊的士兵一個個都士氣大振,反觀王莽的新軍,一個個垂頭喪氣,根本不像是要打仗的樣子。
新軍的將領王邑還在洋洋得意,想像著自己活捉更始帝的畫面,殊不知劉秀已經帶著三千人馬直奔他的大營來了。
劉秀與眾將領商議過後一致決定,自己這兩萬兵馬不該跟對面硬碰硬,必須得用一些「陰謀」。劉秀帶著三千兵馬,偷偷渡過了昆水,直奔王邑的大本營。
王邑認為劉秀已經被嚇破了膽,肯定不敢貿然出城,因此根本就沒有在昆水設防,而劉秀正好抓住了這個漏洞。
為了儘快消滅劉秀,王邑把所有兵馬都放在了前線,自己的大本營沒有留下幾人,再加上劉秀他們「神兵天降」,闖進王邑的大營猶如無人之境。
最終王邑的副將王尋戰死,王邑在幾十人的護送下逃走了。
劉秀下令在王邑的大營里燒起大火,昆陽城中的眾人見劉秀大勝,立馬出兵進攻新軍。
這四十萬新軍沒有了指揮,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只顧得上自己逃命,有大量的士兵是被自己人踩死的。
而劉秀這邊的兵齊心協力,把新軍打得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新軍這邊本來就夠亂的了,老龍王還來添亂,一時間大風大作,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讓疲於奔命的新軍更加恐慌。有不少人在渡河時淹死在了河裡,屍體甚至把河道都堵住了。
昆陽之戰過後,王莽的四十萬主力軍被消滅殆盡,根本無力阻擋更始帝大軍的進攻,王莽被殺死在混戰之中。
治得了朝堂
昆明之戰可以說是劉秀的成名之戰,但是昆明之戰的大勝,對劉秀來說可算不上是好事。
更始帝殺掉王莽,正式登基為帝之後,便開始清算之前的功臣。而之前反對劉玄當皇帝的劉縯就成了第一個被清算的對象。
更始帝甚至沒有找理由,直接就處死了劉縯。劉秀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只能前往皇宮謝罪,隻字不提自己的功勞,只談自己的罪過。
為了不讓更始帝懷疑自己,劉秀斷了自己與哥哥的關係,白天與眾將士喝酒吃肉,但是每天早上的枕頭上會有淚痕。
更始帝見劉秀這般表現,相信了劉秀的忠誠,還任命劉秀當了大官,讓劉秀離開了自己的視野範圍。
劉秀離開更始帝後,被派遣到河北地區。劉秀立刻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劉秀在河北的勢力逐漸壯大,更始帝得知後非常不安。
更始帝試圖讓劉秀交出兵權,但是劉秀又怎麼可能答應?劉秀藉機起兵,與更始帝開戰,輕鬆地擊敗了更始帝,為兄長報了仇。
劉秀擊敗更始帝之後立刻稱帝,之後帶兵打下洛陽,在洛陽定都,同時沿用了之前的國號「漢」。
劉秀在位期間的政績突出,將西漢朝廷的積弊全部清理了。
劉秀深刻認識到,當初西漢時期朝廷的衰落,就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全都被那些外戚搶走了。
於是劉秀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嚴防外戚,對外戚當官有嚴格的要求,杜絕了外戚專權的可能。
管得了後宮
說到外戚,就不得不提到劉秀的後宮。劉秀與陰麗華的愛情被傳為千古佳話,但是陰麗華並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是更加謙遜有禮,甚至將皇后之位都讓給了郭聖通。
郭聖通與陰麗華要是放在別的朝代,非得斗個你死我活不成,但是在劉秀這裡,二人如同親姐妹一般。
兩人為劉秀生的兒子都與其他的孩子不一樣,別的皇子都是拼了命地爭奪皇位,但是劉秀的孩子卻是在謙讓皇位。
郭聖通的兒子劉彊曾被立為皇太子,但是後來郭聖通被廢,劉彊自願讓出太子之位,讓陰麗華的長子劉陽當了太子。這種自願讓出太子之位的事,在整個中國歷史中都少見。
劉秀享年六十二歲,在皇宮中安然去世。
他這一生波瀾壯闊,打出了一場青史留名的經典戰役,治理了漢朝的朝廷弊端,續寫了漢朝的輝煌,就算是死後的葬禮,也要儘量節儉,不許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