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
睡前避免寒冷空氣刺激,必要時使用空氣加濕器;
戒煙,減少對肺部的刺激;
進行適量的呼吸訓練,如縮唇呼吸,提高肺活量。
3.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夜間容易頻繁醒來,主要是血糖波動和夜尿增多的影響。
高血糖會刺激腎臟排尿,導致頻繁起夜,影響睡眠質量。
低血糖則會觸發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悸、出汗、頭暈,使人從睡夢中驚醒。
2023年《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研究指出,長期夜間睡眠中斷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併發症風險比普通糖尿病患者高出35%。
🔹如何改善?
控制血糖,避免睡前吃高糖食物;
晚餐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降低夜間血糖波動;
睡前適量補充蛋白質(如牛奶、堅果),穩定血糖水平。
4. 抑鬱症或焦慮障礙
如果你在凌晨3、4點總是醒來,同時伴隨情緒低落、焦慮不安、入睡困難,那可能是心理問題在作祟。
焦慮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人難以進入深度睡眠,導致淺睡、多夢、夜間驚醒。
長期睡眠障礙會加重焦慮和抑鬱,形成惡性循環。
2023年《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JP)研究發現,長期凌晨驚醒的人群,患抑鬱症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