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說:最容易把關係處爛的行為,就三個字

2025-03-19     溫澤峰     反饋
3/3
03. 要「健康負責」,而不是「過度負責」

不止在親密關係,在任何的人際關係中都要儘量避免「過度負責」。

懂得尊重別人的命運,和能夠欣賞別人的成功一樣重要,歸根結底就是你得有一種平淡的情緒,不隨外界而動,而是隨你的心而動,你可以負責,但要「健康負責」。

社會交換理論創始人 George Homans 指出,人類在關係中潛意識遵循 "成本 - 收益" 計算。健康的關係需要滿足兩個核心條件:

·互惠性:你的付出能獲得情感 / 物質 / 成長等回報

·公平感:雙方都認為 "我得到的≈我付出的"

當單方面付出超過總投入的 50% 時,關係就會進入 "高危失衡區"。就像銀行帳戶持續透支,終會引發信任危機。

三個實操工具,重建關係平衡:

1、三明治溝通法:

誇讚 + 建議 + 鼓勵:「你上次處理客戶投訴超專業(夸),這次或許可以試試...(建議),當然你肯定有更好的主意(鼓勵)」‌

2、24 小時延遲回應法:

遇到他人請求時,先問自己:"這件事必須由我做嗎?明天還來得及嗎?"研究指出:大腦需要 24 小時才能從情緒腦切換到理性腦,避免衝動性付出。例如:同事請求代班時,回覆:"我需要先確認自己的日程,明天給你答覆可以嗎?"

3、場景化撤退機制‌

·當對方連續3次說「隨便」時停止追問‌

·察覺自己心跳超過100次/分鐘立刻暫停對話‌

·每周留半天「失蹤時間」獨自看展/喝咖啡‌

真正的負責不是把自己活成滅火器,而是成為照亮彼此的燈塔。下次當你想為他人扛起整個世界時,不妨先問自己:"這是他需要的幫助,還是我在填補自我價值的空缺?"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關於「過度負責」的深刻經歷或深刻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交流探討,共同成長。
溫澤峰 • 857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徐程瀅 • 18K次觀看
徐程瀅 • 46K次觀看
徐程瀅 • 20K次觀看
徐程瀅 • 2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5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33K次觀看
喬峰傳 • 2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溫澤峰 • 7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尚娥媛 • 3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