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米飯和饅頭,確實是劣質的主食。
在臨床上,有一個叫做升糖指數的食物,它主要是用來反應升糖快慢的。
一般來說,食物的升糖指數越高,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也就越大。
我們現在吃的米飯、麵條,都是用精製的米和面做的。
這種精製的米、面做出來的東西口感雖然好,但是營養價值卻不高。
就拿精製的麵粉來說吧,這種麵粉是小麥去除了表皮和胚芽製作的,服表皮和胚芽是小麥最有營養的部分。
長期吃這種用精製米和麵粉製作的食物,就會增多患多種疾病的風險,比如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等。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朋友認為我在危言聳聽,畢竟我們的先輩們吃了幾千年的米飯和麵條了。
其實,古代是很難製作精製的米和面的,而且那個時候的人均壽命也短。
人活不到發病的年齡,可能就已經離開人世了。
到了現代社會,人均壽命顯著增加,長期吃這種精製米和面的危害就會逐漸暴露出來了。
不過大家也別怕,雖然說我們現在還吃的米飯和麵條都是精製的,但是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
我們可以在精製的米麵中加入雜糧、肉、蔬菜等,也可以把食物冷涼了再吃。
與此同時,也可以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並且增加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