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概還是以為我要公司股份只是因為恨他......無語。
我拿起筆,在離婚協議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字跡利落,沒有絲毫猶豫。
「只要你遵守協議,我不會主動惹事。但若是你再耍什麼花樣——」我頓了頓,目光冷了幾分。
「我不介意讓這場戰爭,打得更激烈些。」
簽完字,我將協議收好,起身準備離開。
走到茶室門口時,身後忽然傳來霍執的聲音:「葉黎,你......」
他似乎想說什麼,卻又停住了。
我沒有回頭,只是推開門,走進了外面的陽光里。
風拂過臉頰,帶著一絲暖意,卻吹得我眼眶發澀。
恍惚間,那些過往的片段在眼前閃過——他求婚時單膝跪地的模樣,我們在婚禮上交換戒指的笑容,還有那些他偶爾溫柔時我們調情的模樣......
可這些,都抵不過他那句「擺在家裡的花瓶」。
「啪嗒」,一滴眼淚落在手背上,冰涼的觸感讓我瞬間清醒。我抬手擦掉眼淚,加快了腳步。
那場長達三年的、名為「完美婚姻」的夢,終於在這個午後,徹底醒了。
而屬於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8.
走進星耀科技的會議室時,我身上那套利落的黑色西裝,早已取代了過去常穿的柔和衣裙。
桌前的高管們眼神複雜,有質疑,也有按捺不住的觀望——他們都清楚,我不再是那個只出現在霍執身邊的「霍太太」。
「之前定的一些項目的方向要調整。」我開門見山。
順便將一份完整方案推到桌心。
會議室里,跟著我一起進入公司的被我重金挖來的科技人才李哲眼睛冒著光看著桌上的文件。
而幾位仍對我心存疑慮的元老級高管,則露出了審慎的神色。
「過去一年,我們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的市場份額雖然增長了 12%,但核心技術仍依賴海外授權,這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嚨......」
「我有條不紊地說著我的結論,我指著報告中的核心數據,聲音堅定,『這份『星核』晶片研發計劃,是我們擺脫技術依賴的關鍵。』
「我計劃未來三個季度,將研發投入提升至總預算的 45%,全力攻克低功耗、高算力的晶片核心技術。」
話音剛落,負責財務的張副總立刻皺起眉:
「葉總,這個投入比例太冒險了。一旦研發失敗,公司現金流會面臨巨大壓力。」
我早有準備,將另一份文件遞過去:
「這是我與幾家風投機構簽訂的意向書,他們願意估值 15 億,對星耀科技進行 B 輪融資,專項用於『星核』晶片研發。」
李哲緊接著補充:「團隊已經完成了晶片架構的初步設計,只要資金到位,三個月內就能進入流片階段。」
「而且我們還挖到了曾在矽谷任職的晶片設計專家,他在技術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疑慮逐漸消散,會議室里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不熱烈也不行,因為現在我儼然是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狀態。
接下來的半年,星耀科技進入了全員衝刺的狀態。
我幾乎每天都泡在公司處理各種事務。
當第一枚晶片成功的消息傳來時,研發中心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李哲拿著晶片樣品,激動地說:「葉總,我們做到了!」
「星核」晶片的問世,在科技圈引發了轟動。
星耀科技的股價一路飆升,市值突破百億美金,一躍成為國內智能晶片領域的龍頭企業。
就在星耀科技高歌猛進的同時,我的設計工作室也迎來了質的飛躍。
在我țūₑ還是「霍太太」的時候,我資助過一些大學生,蘇蔓就是其中一位。
這一次就是蘇蔓帶領團隊設計出的「流光」系列家居產品,憑藉獨特的光影設計和環保理念,在國際設計周上斬獲金獎,一舉打響了我們工作室的國際知名度。
領獎台上,蘇蔓激動地握著我的手:「葉總,如果不是你資助我,就沒有我的今天,就沒有今天的『流光』系列。」
我笑著回應:「是你自己爭氣,不是每一個我資助的人都可以走到這裡,是你自己的才華贏得了這份榮譽。」
回國後,我借著這股東風,創建了新的服裝品牌,黎蔓,並分給了蘇蔓百分之 30 的股份。
得知此消息的蘇蔓一下子就落了眼淚,把我嚇壞了。
與此同時,我還在工作室內部設立了「原創設計基金」,資助有潛力的年輕設計師。
並與國內多所設計院校合作,舉辦設計大賽,發掘優秀人才。
9.
在星耀科技的智能晶片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那天,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郵件。
發件人是個剛畢業的女生。
她說自己帶著智能教育項目找了十多家投資機構。
卻總被以「女生做技術項目不穩定」的理由拒絕。
還遇上過故意壓價的,用的理由十分荒謬。
「我看你是個女孩子也不容易,這樣,你把技術賣給我......」
她給我發的郵件末尾附上了一句話:「葉總,聽聞您的事跡,我慕名而來,您只要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就好,我一定能以我的技術來征服您。」
語氣不卑不亢,但不知道為什麼讓我的心裡有些泛酸。
那天夜裡,我在辦公室翻出了自己當年考營養師資格證的筆記、讀劍橋商務管理時的作業。
還有最初打理設計工作室時的帳本。
那些被貼上「霍太太該做的事」「女人家別折騰」標籤的日子,突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能掙脫束縛走到現在,是幸運的。
但還有無數像郵件里那樣的女性,正困在偏見的牢籠里,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
「她力量」商業扶持計劃,就在這樣的念頭裡落地了。
我沒搞盛大的啟動儀式,只是讓團隊把計劃細則掛在了星耀和工作室的官網上。
「她力量」計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設立專項基金,為女性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邀請各行各業的成功女性分享經驗;
三是提供免費的商業培訓和法律諮詢服務。
計劃推出後,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短短一周,就收到了三百多份申請。
篩選項目時,團隊里有人建議優先選一些風險低回報快的項目,我沉思許久後,指著一份有機農業計劃書說道:「就從這個開始。」
那份計劃書的主人叫蘇晴,來自城郊的小山村。
她來的時候我見了她一面,說話帶著靦腆的鄉音,但眼睛卻黑得發亮。
她隨口就可以報出每種蔬菜的種植周期、土壤酸鹼度要求。
她攥著計劃書的手微微發顫:「葉總,我知道農業項目周期長,可我想讓村裡的阿姨們不用再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我看著她眼裡的光,想起了曾經為霍執打理家事時,藏在「完美」面具下的那點不甘。
最終,我們不僅給了她 100 萬元專項基金,還讓黎蔓設計團隊撥出幾個人組建了一個新的團隊全程跟進。
和她一起成立一個叫做「青禾」的農業品牌,當然,我們是大股東。
就是可憐這群人娃,來做設計卻開始做產品,這跨行跨得挺大。
不過偶爾去公司看見他們吃著新鮮美味的草莓吃得開心的樣子,我覺得他們應該還是挺接受的。
畢竟我可是給他們加工資了~
10.
一年後,蘇晴帶著幾大箱子剛摘下的草莓來公司。
她穿著簡單的牛仔褲,笑容卻格外明亮:「葉總,我們的蔬菜水果現在走進了全市的高ƭűₜ端超市,村裡二十多個阿姨跟著我幹活,每個月能拿五千多工資呢!」
她興沖沖地給我講,有ƭűₒ個之前在外打零工的阿姨,現在不僅回來了,還用掙的錢給女兒報了興趣班。
那孩子還挺有天賦,第一次比賽就拿了獎,把不少人都羨慕壞了。
那天,我好像吃到了我人生中讓我感覺最甜的草莓,甜得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那是比星耀科技簽下大額訂單的時候, 更讓我覺得開心的甜。
交流平台的搭建,比我預想中更有力量和順利。
我沒想到有這麼多的人來報名我們的第一場分享會。
第一場分享會, 我們邀請了國內首位女機長。
她站在台上, 分享她的故事,她說自己為了通過體能測試,每天凌晨四點繞著機場跑道跑五公里。
說起第一次執飛跨洋航班時, 遭遇強氣流, 差點回不來,最後她帶著一飛機乘客安全落地。
台下坐著的, 有剛畢業的學生, 有想轉型的職場媽媽, 還有像蘇晴這樣的創業者。
當宋佳說出「沒有什麼工作是『女生不能做』的, 只有『我能不能做到』」時, 全場的掌聲響了很久。
我看到有女生偷偷抹眼淚, 卻又很快挺直了脊背。
後來,我們還邀請了放棄外企高薪、回鄉做竹編非遺的李姐,她把老手藝做成了網紅文創, 讓村裡的老奶奶們的手藝有了新出路。
還有邀請了身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卻開著甜品店的周周,她的低糖甜品不僅治癒了顧客的味蕾,更讓很多病友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還有......
很多很多很多。
多到說不完,多到我很驕傲和開心。
這些故事沒有驚天動地, 卻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更多女性的路。
我還和高校合作開設「她力量」課程,給不少貧困的女生提供了幫助。
「她力量」年度盛典那天,會場裡擺滿了學員們的成果。
蘇晴的有機蔬菜禮盒、李姐的竹編檯燈、周周的甜品禮盒......
看著每一個女孩子自信大方的樣子。
我忽然想起了很久前的自己——那個在貴婦圈裡端著骨瓷杯, 強顏歡笑的「霍太太」。
那時我以為, 那就是成功,頂著別人的姓, 給別人的做著活。
我輕笑一聲。
如今才明白, 真正的成功, 是成為自己。
如今的星耀科技, 產品遠銷全球五十多個國家。
提到「葉黎」,沒人再先說「霍太太」大家都稱我「葉總」。
但我最驕傲的, 不是星耀的市值有多高, 黎蔓都設計被多țůₐ少明星穿上了。
而是「她力量」計劃已經幫助了兩百多位女性創業者, 帶動了上千名女性就業。
有時我會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樓下川流ṱũ₅不息的人群。
感受風從窗外吹進來, 感受其中帶著的自由的味道。
未來的路肯定還會有挑戰, 但只要「她力量」的微光還在,就會有更多女性勇敢地打破束縛, 活出自己的精彩。
而我,會一直做那個舉著燈的人, 陪著她們一起走下去。
我仍然在往前走著。
人生有無限的可能,只要敢於打破束縛, 勇於追求夢想, 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未來的路還很長,或許還會遇到新的挑戰和困難, 但我已經做好了準備。
因為我知道,屬於我的時代,現在正當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