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抵押房,母親的扶妹魔完整後續

2025-11-25     游啊游     反饋
3/3
做完這一切,我訂了第二天返回深圳的機票。

22

當我再次站在自家門口時,門鎖果然已經換回了原來的密碼鎖。

我輸入密碼,門應聲而開。

屋內,小姨、李勇和李萌都坐在客廳,氣氛凝重。

看到我,小姨立刻站了起來,臉上是強壓的怒火。

「你還知道回來?」她先發制人。

我沒理她,徑直走向我的臥室和書房檢查。

門鎖都恢復了,但裡面被翻動得一片狼藉,我的私人物品被胡亂堆放。

我走回客廳,拿出手機,對著他們和屋內的混亂狀態拍了一段視頻。

「你幹什麼!」小姨衝過來想搶手機。

「取證。」我收起手機,看著他們,「現在,請你們立刻離開我家。」

「憑什麼?這是你媽讓我們住的!」

「我,張雅,是這個房子的實際購買人、出資人和唯一合法居住人。我現在明確通知你們,我撤銷之前對你們的一切居住許可。請你們在半小時內,帶著你們的所有物品離開。」

「否則,我將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再次報警,並同時向媒體提供剛才拍攝的視頻和整個事件的詳細材料,包括李勇收到三十萬『借款』的記錄。」

我的目光掃過李勇,他下意識地避開了我的視線。

李萌尖叫起來:

「姐!你非要做得這麼絕嗎?我們是一家人啊!」

「從你們換掉我門鎖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了。」

我面無表情地開始計時。

小姨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我的鼻子罵:

「你個白眼狼!你媽白養你了!我要告訴你媽,讓她跟你斷絕關係!」

「請便。」我坐下來,「還有二十五分鐘。」

23

對峙中,李勇突然站了起來,臉色難看地開始收拾自己的筆記本電腦。

「媽,走吧,別鬧了,太難看了。」

「李勇!你瘋了?你幫她?」

小姨不敢置信。

「我不是幫她!我是幫我們自己!」

李勇壓低聲音,帶著惱怒。

「那三十萬要是被捅出去,我的工作還要不要了?真鬧到警察和媒體那兒,我們有什麼臉?」

內部的裂痕出現了。

小姨看著兒子,又看看一臉冷漠的我。

再看看開始啜泣的李萌,那股強撐的氣勢終於垮了下去。

他們最終還是開始收拾東西。

過程拖沓而充滿怨氣,但我只是冷眼看著。

一個小時後,他們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狼狽地離開了我的家。

關上門,世界瞬間清凈。

24

第二天,我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她聲音嘶啞,帶著一種瀕臨崩潰的疲憊。

「小雅……你滿意了?把你小姨他們像狗一樣趕出去?現在所有親戚都知道我是個教出白眼狼的失敗母親!」

「媽,」我打斷她的表演,「房子我收回來了。接下來,是那八十萬。」

「你有兩個選擇:一,你把抵押合同給我,我們一起去銀行,用這筆『投資』收益把貸款還上,贖回房產證。二,我繼續走法律程序,起訴你未經同意處置重大資產,同時向媒體曝光小姨一家如何配合你侵占女兒財產。你選。」

電話那頭是長久的沉默,然後傳來壓抑的哭聲。

「錢……錢沒了。那項目是個騙局,你小姨也投了,她也血本無歸……」

25

果然。

我心裡一片冰涼,卻也印證了最壞的猜測。

「所以,你們不僅偷了我的房子,還把我的錢扔進了騙局?」

「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你以後……」

「沒有以後了,媽。以後我們斷絕關係。」

我的聲音異常平靜。

我掛斷電話,拉黑了她的號碼。

小姨一家狼狽離開的當晚,我並沒有感到輕鬆。

拿回房子的物理空間只是第一步,他們和母親聯手對我造成的傷害和財務損失,必須有一個交代。

單純的斷絕關係太便宜他們了。

我坐在重新恢復寧靜的客廳里,開始制定一份「回報」計劃。

法律,依然是最好用的武器。

26

我再次聯繫李勇。

這一次,我的語氣不再是探尋,而是通知。

「李勇,那三十萬,是我母親張玉華在未徵得我同意的情況下,挪用我的房產抵押款所得。」

「這筆資金的來源非法。現在,我作為實際債權人,正式要求你在十五日內歸還這筆款項。」

「否則,我將把你和我的母親張玉華作為共同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案由是不當得利糾紛。這筆錢款的銀行流水和你的借條,將是核心證據。」

李勇在電話那頭急了:

「小雅!你這是要逼死我?我一下子去哪弄三十萬?」

「那是你的問題。」我聲音冰冷,「你可以選擇和你母親、我母親一起,共同承擔法律責任。或者,你獨自還錢,把自己摘出來。你選。」

把壓力轉移給李勇,是為了在小姨家庭內部製造更大的裂痕。

李勇不可能憑空變出三十萬,他必然會向他父母施壓,而小姨家並不富裕,這將是一場內耗。

27

同時,我正式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被告只有一個人:

我的母親張玉華。

訴訟請求非常明確:

第一,確認深圳市南山區國際公寓房產歸我所有(基於全部出資證明)。

第二,判令母親張玉華協助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

第三,判令母親張玉華歸還因其無權抵押行為給我造成的八十萬元貸款本金及相應利息損失。

由於公證處已經撤銷了那份關鍵委託書,銀行抵押合同的基礎不復存在。

加上我提供的完整出資鏈證據,這場官司的勝算極大。

官司毫無懸念地贏了。

法院支持了我的全部訴訟請求。

判決生效後,母親拒不執行。

我立刻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28

強制執行的效果立竿見影。

母親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老賴)。

這意味著她不能乘坐飛機、高鐵,無法進行高消費。

她的銀行卡和網絡支付帳戶被凍結了與執行金額相當的資金。

她的生活圈子和親戚朋友很快都知道了這件事。

她最看重的「臉面」被徹底撕碎。

還有小姨一家,由於母親名下沒有足夠資金償還,法院開始調查她資產的轉移情況。

那筆三十萬流向李勇的記錄清晰可見。

法院向李勇發出了《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他限期返還該筆款項。

李勇和小姨家的恐慌可想而知。

這還不夠。

29

我聯繫了李勇和小姨父的工作單位。

我沒有吵鬧,只是以「家屬」身份,向單位紀委或人力資源部門客觀反映了情況:

李勇及其家庭,涉及一起法院正在執行的債務糾紛,並已被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這可能對單位的聲譽及其個人誠信造成影響。

同時,我將李萌在考研期間,其母親利用非法手段獲取資金供其就讀「保過班」的情況,整理成材料。

匿名寄給了她就讀學校的研究生院。

這種資金來源的「污點」,足以在她的學術生涯上蒙上一層陰影。

30

最後一件事,扯下這塊遮羞布。

我想起了那位在本地網絡媒體做編輯的大學同學。

我再次聯繫了他,這一次,我不再是提供新聞線索。

而是將那份精心整理、附有部分證據截圖的時間線文檔發給了他。

「這是一個關於親情、背叛和法律維權的完整故事,」

我在電話里說,「所有關鍵信息都可核實,法院的判決書是最終的證明。我認為,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我的同學迅速意識到了這個故事的價值。

它觸及了當代年輕人最關注的議題:

原生家庭的邊界、個人財產的捍衛以及當法律與親情衝突時的抉擇。

31

幾天後,一篇題為《我媽把我買的房抵押了八十萬給她親妹妹一家:一位深圳女性的自衛反擊戰》的報道,在他所在的媒體平台頭條位置發布。

文章客觀冷靜,但時間線清晰,證據鏈紮實。

將我母親如何欺騙我、如何與小姨合謀侵占、如何私自抵押,以及我如何通過法律途徑一步步維權的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

報道在本地圈子和相關話題社群中迅速傳播。

它像一塊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遠超我的想像。

32

首先是小姨氣急敗壞的電話,她在電話那頭幾乎語無倫次:

「張雅!你瘋了!你把家醜揚得全網都是!你讓我們以後怎麼見人!」

「家醜?」我平靜地反問,「當你們合謀侵占我財產時,怎麼不覺得是家醜?當你們把我拒之門外時,怎麼不覺得是家醜?現在知道要臉了?」

緊接著,我的手機被各路親戚打爆。

有表示震驚和安慰的,有語帶責備說我做事太絕的。

但更多的是沉默後發來信息,告訴我他們終於了解了全部真相,並表示理解我的選擇。

那篇報道,成了壓垮母親和小姨在家族內部信譽的最後一根稻草。

鐵一般的事實通過公共平台傳播,讓她們過去所有的狡辯、哭訴和扮演的「受害者」形象都變成了蒼白可笑的笑話。

她們在家族中,乃至在更廣闊的社交圈裡,徹底「社會性死亡」。

再也沒有人相信她們的「委屈」,她們被釘在了恥辱柱上,而賦予這釘子力量的,是她們自己親手種下的惡因。

33

父親再次來到我公寓那天,帶回來的不只是那十幾萬現金。

還有他仿佛一夜之間徹底坍塌的精神氣。

他沒有像以前那樣試圖為母親辯解。

只是疲憊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雙手無力地垂在膝蓋間。

「小雅,」他開口,聲音沙啞得厲害,「錢你收下。法院該怎麼執行就怎麼執行,我們認。」

我看著他沒有說話,等待下文。

我知道,這不只是來送錢。

「我不會跟你媽離婚的。」他抬起頭,眼神里是一種認命的渾濁,「幾十年了,離了,她能去哪兒?我又能去哪兒?」

34

他停頓了一下,像是需要積蓄力氣才能繼續說下去。

「你怪我沒攔住她,沒早點告訴你。我認。但我跟你媽過了大半輩子,我太知道她了。」

「她這輩子,心魔就是她那個娘家。她覺得娘家窮,她在姐妹里抬不起頭,她拚命想證明自己過得最好,最能幫襯家裡。以前是偷偷給錢,給物,我沒攔,覺得是小錢,買個清凈。」

「這次……這次她是昏了頭,被你那小姨忽悠得找不著北,又覺得你的就是她的, 她才敢……才敢抵押房子。」

他的話語裡充滿了無力感, 「我發現的時候,錢已經給出去了, 項目也投了。我跟她大吵一架,以死相逼都沒用,她反過來罵我沒本事,不能讓她們娘家高看一眼……」

「所以你就選擇犧牲我?」

35

我的聲音很平靜,但這句話撕開了最後的偽裝。

父親的身體劇烈地顫抖了一下, 老淚縱橫。

「我不是犧牲你!小雅,我是……我是沒辦法!我攔不住她!我也恨她糊塗, 恨她狠心!可看著她現在眾叛親離, 像個孤魂野鬼, 天天晚上做噩夢哭醒……我……我狠不下心再踩一腳。我要是也走了, 她可能就真的……」

他沒再說下去, 但意思很清楚。

他留下來,不是認同, 而是看守, 是一種混合了習慣、責任、憐憫以及自身軟弱的複雜情感。

他無力糾正錯誤, 只能選擇陪伴這個錯誤的製造者一起沉淪。

36

這是他選擇的懲罰, 也是他的囚籠。

「你媽她……知道錯了,是真的知道了。但不是對你, 是對她自己。」

父親擦掉眼淚, 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她折騰一輩子, 想得到娘家的認可, 現在全網罵她, 她都不敢出門。娘家那邊因為你的事情, 把她當掃把星, 罵她連累了你小姨一家。她最看重的東西, 沒了。這比法院判她,比你不認她,更讓她難受。」

他站起身, 走向門口, 背影佝僂。

「小雅,爸沒臉求你原諒。以後……以後你就當沒我們這兩個老的。好好過你的日子, 別像我們這麼失敗。」

門輕輕關上。

我站在原地,很久沒有動。

37

父親的選擇,讓這場「報復」的結局蒙上了一層更複雜的灰色。

我沒有感到勝利的快意,反而有一種深沉的悲哀。

母親被困在她親手造就的眾叛親離和債務泥潭裡。

而父親,則自願選擇陪綁,用餘生的沉默和壓抑來贖罪。

他們用最慘烈的方式,證明了那條我早已認清的真理:

有些人,你無法改變, 只能遠離。

我保住了我的房子, 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也徹底割裂了原生家庭。

這個結局沒有贏家,但我至少,為自己贏得了未來生活的徹底自主權。

那片廢墟, 我將親手清理。

然後,在上面按照我自己的意願,重建我的人生。

(全文完)
游啊游 • 44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23K次觀看
游啊游 • 15K次觀看
游啊游 • 10K次觀看
游啊游 • 18K次觀看
游啊游 • 25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5K次觀看
游啊游 • 37K次觀看
游啊游 • 13K次觀看
游啊游 • 5K次觀看
游啊游 • 6K次觀看
游啊游 • 9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42K次觀看
游啊游 • 5K次觀看
游啊游 • 9K次觀看
游啊游 • 32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8K次觀看
游啊游 • 35K次觀看
游啊游 • 45K次觀看
游啊游 • 1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