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晚年為何怠政?文治武功,已超太宗,年過五十,何不享樂!

2025-11-25     花峰婉     反饋
2/3
唐玄宗

隨著年紀愈大,他越來越恐懼死亡,時常邀請一些道士來為自己煉丹,尤其是一個名為司馬承禎的老道士,他極為推崇。

司馬承禎是唐朝前期的道教名人,生於太宗貞觀十三年,到了開元年間的時候,已經七八十歲了。

別看他年事頗高,但鶴髮童顏精神抖擻,非常有仙人范兒,被世人視為活神仙,就連李白也視他為偶像,為其寫了一篇《大鵬遇稀有鳥賦》,將其比喻為稀有鳥。

對於這個老神仙,唐玄宗也極為推崇,時常讓他入京,留於宮內,問以養生延年之事。

但在泰山封禪這一年夏天,司馬承禎卒於王屋山,時年九十六歲。

如此高齡去世,可見司馬承禎在延年益壽方面,的確有些道行,但在唐玄宗眼裡,司馬承禎已經是接近活神仙的人,連他都會死,那長生不老,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唐玄宗悟了,自己也別折騰求道修仙了,不如趁著人還活著的時候,該吃吃該喝喝,縱情享樂。

可以說開元二十三年,就是唐玄宗心態明顯轉變的一年。

而在前一年,唐玄宗一如既往的勤政,不敢懈怠,聽取勸諫。

政治上,重用賢才,對姚崇、宋璟為首的朝廷官員信任放權,整頓吏治,改革機構,提高官員的工作效率。

經濟上,繼續打擊門閥士族,檢括逃戶,釋放人口,開墾皇帝,增加稅收,抑制土地兼并。

軍事上,對府兵制進行改革,對外征討,拓展疆域。

文化上,積極發展科舉,提倡文教,湧現一大批盛唐詩人。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開元盛世,曠古爍今。

開元盛世,曠古爍今

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和勤勤懇懇,達到了如今的成就,唐玄宗確信,自己的功業已經超過了太宗、高宗。

而且武后時期的皇室政變,也得到了一直控制,唐玄宗也確信,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他的權力和生命。

既然文治武功,已超太宗,而且在壽命可以「遇見」的五十歲,唐玄宗決定好好享受餘下的生活。

開元二十三年秋,唐玄宗展現盛世,打算與民同樂,在五鳳樓下擺下盛宴,邀請東都百姓一起參與。

同時還要讓三百里之內的刺史和縣令,帶著當地的樂舞伎人,來五鳳樓表演。

《新唐書•元德秀傳》記載了當時的盛況:

「玄宗在東都,酺五風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集。是時頗言且第勝負,加賞黜。河內太守輦優伎數百,被錦繡,或作犀象,瑰譎光麗」

如果大家想像不到,就參考《妖貓傳》極樂之宴,就可以想像出當時的壯觀。

《妖貓傳》極樂之宴

此次盛宴,持續了五日,期間前來赴宴和觀看錶演的百姓人山人海,為避免意外,不得不派出金吾衛控制人流量。

五鳳樓盛宴之後,見識到宴會樂趣的唐玄宗就徹底迷戀宴會,時不時大擺宴席。

但宴會的內容已經不在是單純的樂舞表演,而是加入百戲,大象、動物等表演。

上行下效,既然唐玄宗愛上宴會,各個皇室貴族自然投其所好,紛紛在宅院裡搞宴會,但越來越奢華的排場與宴會,卻讓國庫日益空虛。

除此之外,還有頻繁對外用兵以及日益龐大的官僚系統,花錢的地方是越來越多。

唐玄宗自然坐吃山空,為避免國庫入不敷出,唐玄宗開始任用以宇文融和李林甫為代表的聚斂之臣。

宇文融和李林甫雖然名聲不好,但該有的能力是有的,斂了不少財。

接著奏樂,接著舞

這其中固然有不少有益於國家的,但大部分撈的錢財又沒進國庫,反倒是進入唐玄宗的私庫,讓唐玄宗得以維持奢侈的生活:

宇文融性精敏,應對辯給,以治財賦得幸於上,始廣置諸使,競為聚斂,由是百官浸失其職而上心益侈,開利孔自宇文融始。百姓皆怨苦之

想想開元初年,唐玄宗可是最為厭憎奢靡之風,且以身作則節儉樸素,禁止後宮女子穿金戴銀,當時唐玄宗怎麼說的呢?

百姓租賦,非我所有,戰士出死力,賞不過束帛;女子何功,而享多戶邪?且欲使之知儉嗇耳

為什麼唐玄宗轉變如此之大呢?

因為年紀越大,他對感官刺激所帶來的快樂越來越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美艷的妃子,動聽的音樂,好看的舞蹈,這些他過去他曾明確表示要控制甚至棄絕的東西,現在卻越來越感覺不可或缺。

唐玄宗有「梨園祖師」之稱

尤其是一想到自己已經五十六歲了,沒幾年好活的了,這種焦慮感越來越強,更對忠言逆耳開始不耐煩,比如張九齡被罷相。

張九齡秉公直言,事無巨細總會跟皇帝據理力爭,但卻因罪被罷相,反而是擅長揣摩上意,且說話圓滑非常中聽的李林甫,得到唐玄宗的重用。

至此,朝廷百官意識到,眼前這位大唐天子,再也不想聽任何忠言逆耳,張九齡就是下場。

從此,百官紛紛選擇明哲保身,沒有人再敢直言。

就算有什麼問題,也會被李林甫擋下處理,就算出現問題,那也是李林甫的鍋,和他無關。

唐玄宗原以為命不久矣,可誰知居然活過六十,讓他心態更加放縱。

有一種活一天就賺一天的心態

每天最為重要的事情,不是處理政務,而是變著法子享樂,早早的過上了太上皇一般的日子,有一種活一天就賺一天的心態。

至於朝廷政務,全部交給李林甫處理,李林甫一干,就是十六年。

唐玄宗即位之初,採取的是獨相制,獨相制下,宰相能力很重要,一旦能力不行或者人品不行,就很成問題。

比如李林甫,能力上沒得說,但人品上,差太遠了,口蜜腹劍說的就是他。

而接替李林甫的楊國忠,人品更不行,能力更是差了一大截,將開元年間的一些積極政策,毀的七七八八,比如土地制度。

為打擊土地兼并,開元時期規定,任何土地禁止買賣,哪怕已經買的,也要沒收。

但楊國忠時期,卻放開此禁令,短短數年,天下近半土地被兼并,無數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

除此之外,還有遺禍大唐百年的藩鎮制度,開始出現不妙的苗頭。

藩鎮始於唐睿宗時期,不過當時唐睿宗師為了抵禦吐蕃,這才設立了河西藩鎮,駐紮邊陲。

但到了唐玄宗時期,藩鎮制度的權力大大增強。

一開始,唐玄宗只是因府兵制的敗壞,給了藩鎮籌集軍款的權力,相當於給藩鎮的財權。

但為了方便籌款,唐玄宗又給了藩鎮官員的任免權。

這下子,藩鎮有了兵權、官員任免權和財權,相當於一個地方小王國,藩鎮節度使成為實權諸侯。

本來朝廷還能靠官員任免、財權以及定期輪調來避免地方藩鎮做大的。但現在,這些手段通通沒了。

如果這個時候,唐玄宗死了,雖然有晚年享樂的瑕疵,但瑕不掩瑜,後世對其評價仍不失為千古明君。

但老天爺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不僅讓他活的很長,還讓他親眼看到自己一手建起的高樓倒塌。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平盧、范陽、河東三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短短一年,就攻陷了洛陽,逼近長安。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71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