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丈夫隨手將魚尾巴夾給妻子。
「來,你也吃。」 小孫子不懂,立馬問道:「爺爺,你為什麼給奶奶夾魚尾巴呀?」
爺爺立馬回復孩子:「你不知道,你奶奶呀,就愛吃魚尾巴。」
沒想到話剛說完,妻子就像打開了話匣子般,開始訴說自己這些年的委屈。
她說有次,丈夫約了幾個老哥們來家裡喝酒,她就在廚房給他們做菜。
等她做完了菜,外面的人也吃完了。
客人走了,丈夫也喝醉了,躺在沙發上呼呼大睡。 她收起圍裙,準備上桌吃飯,這才發現,盤子都空了。
只有最後上桌的那個酸菜白肉還留了點底,但她一伸筷子,發現裡頭一片白肉都沒了,只有酸菜。
「我忙活了一整天啊,做了整整16個菜,可你呢?
你想過我的感受嗎?」
丈夫反駁道:「我不是給你留了酸菜嗎?」
妻子很無語地回覆:「可我從來不吃酸菜。
我跟你過了41年,你這點都不知道嗎?
我也不愛吃魚尾巴,以前家裡窮,很少吃魚。
每次做完魚等我上桌的時候,只有魚骨頭跟魚尾巴了,你讓我說什麼?」
妻子越說越激動,似乎要將這些年來受的委屈全部吐露出來。 「我跟你說過多少回,你不要帶人到家裡來喝大酒,可是你聽嗎?
每次家裡都搞得烏煙瘴氣的,家裡到處都是垃圾。
你呢,喝完了你就呼呼大睡,所有的家裡這些東西,都是我在收拾。」
「我就是給你家當個保姆,我還有工資拿,我還有休息日,可你對我呢?你說我這日子還能跟你過嗎?」
這次,妻子沒像以前一樣收拾一桌的冷炙,而是直接轉身離去,獨留一家人面對殘局。
聽著母親說出的話,一旁的女兒陷入沉思。
一直以來,她都覺得母親賢惠,卻不曾想,這賢惠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忍耐,是生生吞下的委屈。
其實,在老一輩的生活中,我們大都能看到這樣一幅場景。
女性默默無聞地付出,男性心安理得地享受。 雖然,這可能是從結婚初期,或是雙方磨合之後確定的生活方式。
因為在以前,大部分家庭中,男性承擔了賺錢養家的責任,那麼女性,就勢必要承擔照顧一家老小的義務。
可承擔,並不意味著就要被無視。
不是她做了一大桌子飯,到頭來連一口熱的也撈不著; 不是她做了一天的家務,腰酸背痛,卻只能換來一句「矯情」的評價; 更不是她起早貪黑地照顧全家人,到頭來卻被家人「瞧不上」。
要知道,樹葉不是一日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日變冷的。 日日的被無視、被冷漠,往往會成為一顆雷,深埋於女性的心間。 隨時都有爆炸的風險。
02
小事
才是構建生活的根本 有人其實概括過這種現象,叫做: 「走掉的妻子」。
意思是說,在很多家庭里,妻子都已經覺得過不下去了,到了非離婚不可的地步了,可這時候,老公往往一臉懵。
他覺得不應該啊,婚姻挺好啊,兩個人也沒什麼大的矛盾啊。
「過去她還跟我吵,你看現在她連吵都不吵了,那不是挺好嗎,過得挺好嗎,為什麼要離啊?」
殊不知,這正是關係變淡的表現。 女人不吵了,不是因為平淡了,而是在日復一日的繁瑣中,變得失望了。 失望到覺得沒有任何交流的必要了,這才保持沉默了。
而令一個人感到失望的,往往正是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很多人覺得,這些小事有什麼可放在心上的。
殊不知,正是這些小事,才是構建一個人生活好與壞的根本。
看過一個人分享自己的婚姻故事,她說: 自己要和結婚十年的老公離婚了。
原因,僅僅是一袋垃圾。
那天,她原本上班就很疲憊了,但還是像往常一樣買菜回家,洗衣做飯。 吃完飯後,她忙著收拾碗筷、洗完擦桌,老公就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
收拾完後,她看到地上還有袋垃圾沒扔,但那會已經到了給孩子輔導功課的時候,她也的確很累了,就招呼老公: 「你能不能把這袋垃圾扔了,裡面有蝦殼,放一晚上容易臭。」
老公沒抬頭,「我也很累了,我休息會再去」。 聽完,她就進屋給女兒輔導功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