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欽的抱怨,顯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嚴格按照其所指定的FEOC材料比例門檻及就低不就高的計算方法,所謂的優惠政策只能成為空中樓閣,會上美國能源部副部長戴維·特克 (David Turk) 也邀功式地表示,該部門預計到2027年美國乘用車所需石墨材料將有16%來自本土供應鏈,這一數字與IRA補貼的比例要求相比簡直稱得上諷刺。
總體而言,美國鋰電政策組合拳或許已暫且告一段落,在立法日程上暫未看到新的變數,不過對中國鋰電企業而言,尚遠不足以斷言利空出盡,美國國會兩黨議員,仍有可能圍繞鋰電定向扶持政策的實施力度與效果不斷發難,其原因已由曼欽本人直言不諱地宣告:「(美國)不會放棄我們的能源主導地位,這就是我們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原因」。
在這樣的「硬邏輯」籠罩下,雖然美國鋰電產業投資機會看似誘人,但抱著機會主義心態赴美「淘金」的企業,也需要提防陷入過客的結局,美妙的項目投資回報,終究還需落袋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