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每個人對他人的評價和態度,都不過是在評價和表達自己。」
很多人都遇到這樣的人和事吧:明明自己很努力工作,領導卻不賞識你,處處刁難你;明明你已經很寬容大度了,對方卻還說你小肚雞腸;明明你已經盡最大努力去對待一個人了,對方卻還說你不夠關心他。
面對這些讓你委屈和難過的事情,你是選擇憤怒地反擊,還是默默忍受?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叫:六尺效應。
它能讓你在遇到不尊重的時候,既不用生氣,也不用難過。
「六尺效應」並非心理學上的一個標準的術語,它比較適合人際交往中。
就是說,人們往往會把自己作為衡量標準,用自己的尺度去評判他人。
小王,她是個很有愛心的人,經常參加公益活動。有一次她遇到一個同事,對方說她虛偽,做這些不過是為了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
小王很生氣,覺得很委屈。但後來她發現,原來他平時做什麼事都在算計利弊,覺得人不為己天誠地滅,所以他無法理解純粹的善意。
這就是典型的六尺效應,他用自己的價值觀在評判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