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被挖後,怪異之事接連不斷地發生,至今都無法合理解釋

2025-07-04     花峰婉     反饋
1/6
前言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所創建的王朝,它是被譽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王朝。可以說大明王朝所留下的歷史痕跡也是很重的,在滿清建立後,還有許多人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起義。

說到大明帝王,就不得不提起「明十三陵」了,在這裡埋葬著多位大明的帝王。在新中國成立後,就有學者想要進入到明十三陵中一探究竟,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那之後發生了許多用科學都無法解釋的事情。

一、並不簡單

1955年之際的中國也已經步入正軌了,但是在北京的文人圈子中卻掀起了一波對於明十三陵的考古熱潮。帶頭人物正是時任北京副市長的吳晗還有學者郭沫若。經過兩人探討最後得出來一個計劃——對明十三陵進行考古挖掘。

當然在兩人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東西很有可能會被侵蝕,所以為了不讓他們在我們手中消失,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從地下取出。

可以說因為是他們兩位帶頭,中央對此很是重視,畢竟兩人在圈子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很快一個科學考古小組就組成了。

他們最開始的目標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因為長陵是其中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並且也是其中最雄偉壯觀的一座。一切都計劃得好好的,但是在實踐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在考古學家抵達後很快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找不到入口。

眾所周知挖掘這些陵墓,最首要的就是要先找到入口,若是連入口都找不到,之後更是無稽之談。但是在學者們的努力之下,久久都不見進展。此時大家都有一些著急,於是就有人提出可以先去挖掘一個小一些的陵墓。

當時大家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獻陵還有一個就是明神宗朱翊鈞定陵。其中朱高熾的獻陵因為修建得比較倉促,所以規模也不大,相對也是比較容易一些。所以大家都選擇先挖掘獻陵。
1/6
下一頁
呂純弘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37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40K次觀看
呂純弘 • 13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管輝若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管輝若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管輝若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22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2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