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後我才知道。
母親養我的方式是錯的。
而我養女兒的方式也是錯的。
這一次,我決定聽網友的方式好好養女兒。
同時,也重新養我一遍。
1.
在一次上網經歷中,我看到了一個父親帶著女兒在世界各地玩兒,作為一個母親,我勸告這個父親不要因為個人一己私慾,而斷送她女兒未來的人生。
我在下面評論「怎麼還在外面玩兒,不是馬上要小升初了嗎?不回家學習嗎?考不上好學校的,孩子會怨你的。」
也有很多人在我的留言下給我評論,其中也包括作者本人。
「我們準備初中去國外念書,國內太卷了。我們家的錢她三輩子也花不完,我已經替她安排好了,我的小公主只需要開開心心就好。」
「可她是個女生」
下面很快出現了抨擊我的評論。
「大媽,沒事兒吧,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你不也是女生,還在這兒搞重男輕女這一套」
「阿姨,那是因為你沒錢,我媽媽在我出生的時候就讓我成為世界公民,可以這麼說,我父母為我留的錢,整個世界都在我的腳下,我的人生真正的是曠野。我小學之前整個中國就逛完了,我的母親讓我用腳步丈量人生。而你,除了給你的女兒留下了一個耀祖弟弟,還有什麼?」
看著下面不斷冒出來的評論,我突然有點迷茫,不是的,不是的,我對女兒很好,我只有她一個孩子,我不會害她的。對於弟弟,難道姐姐不就應該照顧比自己小的嗎?
我想要反駁,在對話框中不停刪刪改改,但就是怎麼也不合心意。
2.
這時,女兒開門回來了,今年女兒要小升初,儘管她不開心,但我還是給她報了暑假預科班,我想讓她有一個好的人生。
女兒也很爭氣,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從來沒有讓我操過什麼心。
儘管孩子爸爸在教學理念上和我有所衝突,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女兒的教育。所以女兒和爸爸不是很熟,甚至在家都很少說話。
我從愣神中清醒過來,給女兒拿下書包,「今天有沒有好好喝水?學習怎麼樣?這次補完課之後會有周測嗎?上次考試成績下來了嗎?給我看看,我看看你是不是還是語文不行,要不要單獨補習一下語文?中午想吃什麼?下午和媽媽去一趟補課機構,媽媽想問一下你的學習情況,看看要不要再加幾門。」
說完這些之後,我轉身進入廚房,看著冰箱裡的菜,決定今天中午應該吃些什麼。
在我走出廚房還沒收到女兒的回覆後,我開始有些生氣,話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來「你沒有聽到我說話嗎?你難道和網上的人一樣,你也覺得我是錯的的,我對你不好?你也是那樣想的嗎,我花錢讓你去讀書,老師就教你可以無視媽媽的話嗎,你書都讀到哪裡去了?我要給你老師打電話,我要問問,他們就是這樣教學生的」
女兒在看到我真的準備打電話時,臉上出現乞求的神情,這個表情讓我害怕,我總覺得它是如此的熟悉。
女兒撲到我的手上,從我手上奪走手機,帶著哭腔哽咽「吃什麼都好,母親吃什麼我吃什麼,我周測分數下來了,還不錯,老師說有進步,老師還說,我的課補的有點太多了,老師不建議我繼續補課」
說完這些之後,女兒染上了哭腔,也許是怕我生氣,她只敢小聲啜泣。
我看著眼前的場景,理智上告訴我,這是不對的。她是我的女兒,我不能這樣做。她是我的女兒,我們應該在餐桌上說笑,而不應該像審犯人一樣,這太不對了。
但母親以前就是這麼對我的,可我的女兒為什麼在怕我?我是她媽媽呀。
我實在不想在應付眼前的場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女兒,我給女兒錢,告訴她。
「你去外面吃吧,我今天中午實在不想做飯,別忘了喝點水,防止中暑,去吧,早點回來,別忘了下午補課」
女兒看著我的狀態,實在是不放心,但我強硬地讓她出去吃飯。
女兒出去吃飯後,我倒在床上,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我都是按照他姥姥養我的方式在養我的女兒,可我的女兒為什麼在怕我?
3.
我想到了今天早晨的評論區,我在上面迅速敲下一行字:
「女兒很怕我,我究竟該怎麼辦?」
和早晨評論區的風向不同,下面有人疑惑,也有人真誠地提出了建議:
「阿姨,你可以問問你女兒,如果她已經明確表達了不願意,那就是真的不願意,你不要強制她去做。」
「我是早晨發評論的人,你突然這樣想,是發生了什麼?你不是早晨還發可她是女生嗎?」
「對呀,不會想把女兒賣了吧,或者想道德綁架,你好生孩子?」
針對這些評論,我在點贊最多的下面評論:
「不是的,我沒有重男輕女,我家裡只有我女兒一個孩子,我的公公婆婆也很喜歡女兒。只是我媽媽從小就告訴我,女兒就應該給弟弟幫忙,以後在婆家受欺負了,才會有人替我出頭。因為我的原因,我不能生育了,我害怕女兒以後受傷害,才想要讓他自己優秀一些,以後才沒人欺負她。可她好像不喜歡,她已經很久沒有像小時候一樣,抱著我撒嬌,給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在我回完評論之後,評論區寂靜了一會兒,有一條評論突兀地跳在我眼中:
「狠狠憐愛阿姨了,被自己的媽媽從小 pua,要好好照顧弟弟,導致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和女兒交流,人生的意義都找不到了。」
下面還有很多評論在附和這條評論。
「沒錯,我媽媽就是,一味地幫扶我舅舅,她一年到頭連件衣服都不買,卻給我舅舅攢錢買車。」
「我家也是,聽我媽說,他小時候學習很好,但是家裡供不起,我媽媽便輟學打工養家,還好我舅舅有良心,成功後給我媽買了套房子。」
「是是是,我家也是。」
看著越來越多的評論,我好像也忘記了我長大的夢想是什麼。
小時候,母親告訴我,我是姐姐,我下面有弟弟妹妹,我要照顧他們。
我是爸爸媽媽的幫手,我要承擔姐姐的責任。
聽著這些話長大,照顧弟弟妹妹的職責仿佛刻在我的骨血里。
在日復一日的操勞中,我也早就忘了,我小時候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我不再回複評論,而是在想我和女兒應該怎麼辦?
4.
等我再睜眼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我的身上蓋著薄毯,房間裡的空調是適當的溫度。床頭柜上擺放著溫水,上面有一張便簽。
「媽媽,我真的不是故意惹你生氣,只是想讓你有的時候能聽我說話。我去上補習班了,晚上我們出門吧。」
結尾處女兒貼心地畫了一個愛心,我知道,這是女兒給我道歉的方式。
打開手機,後台 99+未讀簡訊,有給我出主意的,也有心疼我的。
我看到那個第一個說出心疼我頭像的網友,他也給我發來了私信。
「你應該和你女兒好好聊聊,我相信她會理解你,她是你的女兒。」
「為什麼不可以問問她到底想要什麼?」
「一下改變不了那就一點點改變,不如,先從飲食問題」
我喝完那杯溫水,下定決心做出改變,也決定聽從網友建議。
首先,我去了廚房,那大多時候是我和女兒矛盾的中心。
女兒從小就不愛吃黃豆,沒有原因,就是很討厭。
我曾試過磨碎、包餃子,和味道重的東西做成一道菜。但女兒就像有雷達一樣,只要裡面有,就絕不會碰這道菜。
我記起小時候我不吃西紅柿,母親便把每一道菜里都加上西紅柿,後來,甚至在米飯和麵條中加入西紅柿汁。
在我不再抗拒西紅柿的時候,母親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功績。
「你們這些孩子就是矯情,這不吃,那不吃,現在不吃的好好的」
後來,她用同樣的方法教導弟弟妹妹,我也用一樣的方法來養我的女兒。
打開冰箱,拿出昨天晚上燉的黃豆豬蹄湯,過了一個晚上,上面有一層油,我想了想,最後倒進了垃圾桶里。
養孩子第一步,尊重她的愛好。
5.
下午,我重新去了菜市場,買了排骨,在路過菜攤時,我放下已經挑好的西紅柿,轉身走向黃瓜。
做好飯後,我去接女兒放學,想了想女兒中午可能沒有好好吃飯,我買了一個小蛋糕。
女兒看到我的時候很驚喜,撲到我的懷裡,讓我看她周測的成績。95 分,很好的成績,可還是差一點。
女兒看我很久沒有說話,輕輕捏著我的衣角小聲道歉。
我嘆了口氣,告訴自己要改變,轉身摸了摸她的頭「茵茵真棒,媽媽獎勵你蛋糕。」
女兒重新拉著我的手,說今天補課班發生的事情,說琪琪媽媽帶她去動物園,傑傑一家去遊樂園,小琳去爺爺奶奶家過周末……
我幾乎很少帶女兒出去玩,這一次,我低下頭問女兒:「那我的小公主,你想去哪裡玩?」
沒有預料中的開心,女兒用盡全力抱緊我的腿,「我不去,我不去,我不惹媽媽生氣,媽媽別不要我。」
我蹲下抱著女兒,我怎麼會丟下她,我從來沒說過這種話。
回到家後,女兒先去洗了臉,看到飯桌上沒有她討厭的黃豆,迅速坐到了餐桌邊。
在餐桌上,我打算開啟母女間的第一次談話。
「茵茵,媽媽以前也許做得不對,但你一定要告訴媽媽你的想法,媽媽再也不會逼迫你什麼。」
在很長一段寂靜之後,女兒戳著碗中的米粒,嗯了一聲。
我知道,要改變女兒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改變我的做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在那之後,我儘量聽從女兒的想法。
6.
女兒不想再繼續學習鋼琴,而是想跳舞,我選擇順從。
在培訓機構內,我看到古箏特訓班,其中竟然也有和我一樣年紀的家庭主婦在學習。
女兒看到了我眼中的嚮往,拉著我的手走到了教室門口。
「老師,老師,我媽媽可以來上課嗎?」
小時候,母親除了管我吃飽穿暖,就是要懂得謙讓弟弟妹妹。
有一次接弟弟放學的時候,少年宮傳出悠揚的琴音,後來,我知道那是古箏。
在我帶著弟弟偷偷聽的十五分鐘後,迎接我的是母親的一巴掌和責罵。
「接到弟弟為什麼不回家,死丫頭,膽子肥了,為什麼不趕快回家做飯。」
「媽媽,媽媽,媽媽……」
我也選擇順從內心,彌補了我遲到十五年的童年。
養孩子第二步,滿足他的興趣。
之後的日子,女兒順利升入重點初中。
因為之前的溝通,她的補課班一下銳減,學習壓力減輕不少,學習竟然比之前還好。
這讓我更感謝之前給我提建議的網友。
我把視頻發在網上之後,竟然小火了一把。
我專門發私信感謝了之前的網友。
「謝謝你,我和女兒關係融洽很多」
「她甚至開始跟我講她學校發生的事情」
「我現在也有在學習古箏,算彌補一下童年」
愉快的評論氛圍中,也夾雜著一些
「阿姨,叔叔呢,完全沒看見」
「對呀,看著家裡的布局感覺也像沒有爸爸的樣子」
「感覺看到了傳統中國式家庭」
「樓上+1」
我想過父親缺失是不對的,但我的童年確實很少有父親的身影。
父親一般總會在飯後,叼著煙斗,在家裡指點江山。
田間地頭裡,也總是母親一人在勞作。
父親在外打工,錢卻很少拿回來貼補,一般都用在了他的吃喝上。
女兒回家也問我,「爸爸多會兒回來,我已經很久沒見了」
7.
我還沒想好該怎麼應付,公公婆婆先一步到了。
沒有想像中的噓寒問暖,公公婆婆一到來,就開始了劈頭蓋臉的謾罵。
「你瘋了嗎?你不知道我兒子是大公司的人,你就發那種視頻去汙衊他!」
「我看你真是膽子肥了,還在網上說什麼,女兒是最貼心的小棉襖,媽媽會一輩子保護你」
「你不給我家生個孫子也就罷了,還把一個丫頭片子當寶,真是瘋了!」
「趕快把林剛叫回家,他還把這兒當不當家了?自從茵茵上小學,他到底回來過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