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圖源:圖蟲創意
唐初戰亂頻仍、禮制凋敝,所以,直到作為太上皇的李淵病逝並葬於獻陵時,唐朝陵寢制度還未正式確立。之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奠定了唐陵「以(依)山為陵」的定製。
依山為陵,就是將墓室開鑿于山體中,形成背靠大山的壯觀氣勢,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在唐太宗昭陵之後,只有敬宗莊陵、武宗端陵和僖宗靖陵採用了 「封土為陵」的形式。
唐太宗採用依山為陵的形式,目的是使「奸盜息心」,也就是杜絕盜墓。但是,據史書記載,唐朝滅亡後,軍閥溫韜利用在關中擔任節度使的機會,對唐十八陵進行了肆無忌憚的盜掘(「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只有乾陵沒有遭到他的毒手。不過,這段史料尚待考古發現考證。
目前,唐僖宗靖陵是關中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進行過考古發掘的帝陵,其餘諸陵還深藏著來自唐代的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