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訓練場,朱雨玲對陳熠說的那句話,現在想想還覺得扎心。「你這打法,是十年前的。」這話要是換別人說,可能覺得是擺老資格,但朱雨玲說出來,分量就不一樣。為啥?因為她自己就是靠這套打法打過天下的人,現在連她都說「過時」,那真是戳到骨子裡了。
陳熠這姑娘,打球像一面鏡子。你發力越猛,她回球越狠,借力打力的功夫練得爐火純青。上次美國大滿貫,她一路幹掉孫穎莎、早田希娜這些頂尖高手,靠的就是這手防守反擊的絕活。決賽前兩局,她打得朱雨玲都沒脾氣,眼看著冠軍就要到手了。可姜還是老的辣,朱雨玲從第三局開始,突然換了個節奏。不拼速度,不鬥力量,就是靠發球落點變化、旋轉控制,硬是把陳熠帶進了十年前的那種球路——慢悠悠地磨旋轉,比耐心。結果連扳四局,逆轉奪冠。
賽後朱雨玲說得很直白:「這場決賽不是高水平的較量,我倆打的都不是現在最先進的東西。」現在乒壇主流是啥?速度+力量的暴力美學,孫穎莎、王曼昱那種上手就搶攻,前三板往死里壓的套路。而陳熠這種借力打法的核心是「等」,等對手發力,再反彈回去。可問題來了:如果對手不發力呢?如果人家跟你玩軟的,左一個搓球右一個吊球,你咋辦?朱雨玲就是吃准了這一點,她不給你借力的機會,節奏一變,陳熠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