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當時並沒有母子合葬的先例。況且以母陵陪子陵,無論葬在哪裡,孝莊的陵墓都要低於兒子順治的位置,既不符合滿族的禮制,也不符合漢族的禮制。
正因此,康熙帝不知如何是好,遲遲不能定奪。
可孝莊太后的棺槨在慈寧宮停靈遲遲不下葬也不是辦法,王公大臣再三勸諫不宜過久,康熙只能苦思對策。
就在朝野議論紛紛之時,沒想到康熙帝突然下旨:「拆了慈寧宮東五間,一磚一瓦運去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
大臣們都表示不可思議,畢竟孝莊太后是在慈寧宮生活時間最長的太后,和慈寧宮的感情最深厚,似乎整個慈寧宮都沾滿了她的氣息。而慈寧宮東側的東王殿五間是孝莊太后最喜歡的寢宮,也是孝莊太后生前吃齋念佛的地方。
康熙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是真的不知如此安葬祖母,只能命人將拆下來的慈寧宮東五間的磚瓦和樑柱移運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重新修建了一座「暫安奉殿」,意思就是暫時存放孝莊太后遺體的地方。
孝莊太后的棺槨被葬在暫安奉殿的寶座上,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隨後為孝莊舉行了簡樸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