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告誡:子龍不可重用!為何這麼說?這才是他的帝王之心

2025-07-05     花峰婉     反饋
1/3
劉備臨終前告誡:子龍不可重用!為何這麼說?這才是他的帝王之心

前言:

趙子龍,一身是膽,白馬銀槍,是三國中幾乎無可挑剔的將才。

可令人不解的是,劉備在臨終之際,卻鄭重其事地告誡劉禪:子龍,不可重用!為何一位忠勇之將,反成帝王忌憚的對象?是猜忌?是權謀?

還是另有隱情?這一句看似平常的臨終囑託,背後卻隱藏著劉備作為一代梟雄的深沉心機。

當帝王之心對上英雄之軀,結局往往出人意料。

他為何要「防」?

初遇劉備 意氣相投

追溯趙雲和劉備的淵源,要從幾十年前說起。

當年,兩人都在公孫瓚帳下謀職,一個負責帶兵打仗,一個專司內政民生。

雖然分工不同,但志趣相投,很快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那時候的趙雲,意氣風發,驍勇善戰。

他帶兵作戰,所向披靡,是公孫瓚最得力的武將。

而劉備為人謙和,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禮,深得士兵和百姓的愛戴。

兩人經常聚在一起,談論天下形勢,討論用兵策略。

趙雲佩服劉備的謀略和見識,劉備欣賞趙雲的勇武和忠誠。

他們志同道合,情同手足,可謂是生死之交。

那段時光,可以說是趙雲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儘管時局動盪,戰事頻仍,但他和劉備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喝不盡的酒。

仿佛只要兩人攜手並肩,天下就再無難事。

公孫瓚那裡,聚集了不少英雄豪傑。

除了趙雲和劉備,還有胡車兒、顏良、文丑等猛將。

他們吃在一起,喝在一起,整日裡儘是談論殺敵立功的事。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劉備漸漸有些不滿足現狀。

他胸懷大志,自覺跟隨公孫瓚難有作為。

於是決定離開,另謀發展。

分別時,劉備專門找到趙雲,訴說衷腸。

他苦勸趙雲一起走,言道二人若能同心協力必能成就一番偉業。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37K次觀看
管輝若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40K次觀看
呂純弘 • 13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管輝若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管輝若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管輝若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22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122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