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強制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人事問我怎麼辦。
我大手一揮:「把公司高管全裁了,省下的錢不就夠給基層員工買五險了嗎?」
高管罵我自斷肱骨,公司必倒無疑。
可他不知道,我偷買了破產險――公司一倒,保險賠我一個億。
卻不想,裁完高管公司竟然照常運轉。
我慌忙再放狠招:「以後周末雙休,不許加班!」
「凡上班時間內完不成工作造成加班的人,視同無法勝任工作,直接開除!」
企業都在瘋狂內卷,就我不捲。
我等同行把我卷破產!
誰知公司沒倒,反而越做越大。
員工們紛紛討論:「這麼良心的老闆,可別讓她破產咯。」
1
新政策要求從九月起,所有企業必須給所有員工買五險。
消息一出,我公司高管哀嚎:
「給所有員工買五險,以我司利潤率之低,豈不是逼老闆破產?」
「新政策是要逼死全國中小企業啊!」
「市場環境如此艱難,中小企業怎麼活啊!」
「……」
他在嘰里咕嚕說個啥。
我困惑地撓頭。
以廣西為例。
2025 年五險最低繳費標準為 4143 元。
企業每月承擔 967.4 元,個人每月承擔 435.02 元。
一家中小企業有 10 個員工,相當於企業每月多承擔 9670 元的人工費。
這筆錢很多嗎?
如果一家企業因為每個月額外增加一萬塊人工費就破產的話,那還是早點破產吧。
市場競爭,弱肉強食,容不下沒有競爭力的企業。
況且我每個月豪宅物業、豪車保養等各種家庭基礎開銷都不止一萬塊。
不過,我怎麼能因為這點小事降低我的生活質量呢?
所以,當人事問我怎麼辦時――
我大手一揮:「把總監裁了,省下的工資不就可以給基層員工買五險了嗎?」
人事一聽,臉色煞白:「藍總,萬萬不可啊!」
我挑眉:「怎麼不可?」
人事解釋:「您忘了,陳總監是從廣東大廠回來的精英,985 本碩,又有海外經歷!」
「當初,他肯屈尊降貴來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完全是託了近幾年就業環境惡劣的福。」
「要不是他剛過 35 歲就被大廠優化,我們哪裡招得進這種頂級學歷的精英人才!」
我沒由來地煩躁起來。
起初,我,包括我公司全體成員,對大廠來的精英很崇拜。
所以我咬牙給他開稅後 2W 的工資。
但是後來。
我對陳總監感到厭煩。
首先,他經常說什麼「對齊顆粒度和抓手」「賦能」「沉澱」之類的網際網路黑話。
其次,他還喜歡中文夾英――
「我們來 quickly 地 sync 一下,就一個 FYI,不占用太多 bandwidth。」
聽得我直呼 OMG,老天爺快救我!
誰還不會蹦幾個帶英文的縮寫!
前段時間。
我午休前需要一個重要緊急的文件。
我讓陳總監安排手下,在下班前交給我。
結果他在工作群發了這麼一段話:
「同步一個 DDL reminder。關於那份數據沉澱的表格,是咱們項目關鍵路徑上的一個關鍵依賴。為了不 block 後續節點的推進,麻煩在今日 EOD(End of Day)前 sync 給我。目前它的優先級為 P0,謝謝各位老闆![抱拳][太陽]」
不是!
我們只是一家 10 人的內貿小公司啊!
業務員大專畢業英語四級都沒過!
業務員能看明白?
於是。
我司員工沒理他,直接下班。
我好好的客戶,差點沒被他的中文夾英攪黃了。
氣的我肺炸。
現在,我剛好有理由把陳總監開了。
然而陳總監當場破防。
他站在我辦公室門口罵罵咧咧。
他罵我狼心狗肺,他如此為我打算,我卻背刺他。
他還罵我這種低學歷土老闆根本不懂尊重人才。
還說我自斷肱骨,裁了他,無異於失去左膀右臂,企業倒閉得更快。
幸好這事我占理。
我拿出他那天通知不到位造成的損失,就立馬閉嘴了。
而且,他不知道。
我背地裡給公司投保破產險。
公司倒閉,保險賠我一個億。
陳總監罵得越狠,越正中我下懷!
2
裁掉陳總監後,世界都清凈了。
我承認,開除他夾雜了我的私人恩怨。
目前我司有 7 個業務員,1 個業務主管,財務和行政人事各 1 人。
而業務魏主管,我萬萬不能主動裁掉他。
我聽說,魏主管似乎有辭職意向。
既然魏主管想辭職,那我就不開口。
畢竟魏主管在公司工作多年,離職補償金額高――我肉疼啊!
陳總監就不一樣,他來我公司不到半年,連試用期都沒過。
裁他,輕輕鬆鬆。
陳總監前腳離開公司,財務後腳來找我。
財務問我:「藍總,陳總定下的財務制度怎麼辦?他走後沒人審核了。」
我一聽就更煩了:「統統作廢!財務制度按以前的流程辦!」
財務頓時眼睛一亮,突然跑出去和主管舉杯慶祝。
隔著辦公室玻璃。
我望著兩人喜極而泣,相互擁抱的模樣。
我不太理解。
魏主管都快辭職了,還高興什麼。
轉念一想。
或許因為陳總監製定的所謂大公司標準化流程太奇葩了吧。
舉個例子。
陳總監沒來以前,我不太懂管理,也不懂財務常識。
為了省事,我每個月給業務部兩萬塊備用金。
用來支付業務員諸如差旅費、車油費、過路費等各種雜費。
他們用不完備用金也不必還給公司。
我會讓魏主管帶團隊出去吃一頓,或者買個下午茶什麼的。
但聽說業務部常常囤很久的備用金干一些不太合規的事:
比如送客戶的物流費,替客戶墊幾萬塊貨款,給介紹人發紅包等等。
干業務的,為了維繫客戶,總有一些走不了對公帳戶的帳。
做生意,水至清則無魚。
我看他們這麼做並未有損公司業績和利潤,我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不知道。
然而陳總監直說我糊塗。
他批評我司財務制度混亂,容易滋生腐敗。
直呼我們應該向大廠學習標準財務流程!
雖然我學識不高,但我有一顆向大廠學習的心。
所以,我當即大力支持陳總監對我公司進行改革。
陳總監改革第一步,對業務部的備用金動刀。
以往業務員跑市場,都直接用備用金。
現在,業務員需要經費。
他們要麼先墊付後報銷,要麼跟公司預借經費再報銷。
打個比方。
業務員小 A 需要出差拜訪陌生客戶。
以前,他找魏主管預支備用金,出差回來多退少補就可以了。
現在,他需要先打預算,寫好申請書,找公司借一筆活動經費。
等他回來以後,再拿發票填報銷單,銷去借款。
這套財務流程效果顯著。
業務部再也沒有對不上來的爛帳。
只是那段時間,業務部怨聲載天。
魏主管天天陪手下跟財務吵架。
辦公室變得跟菜市場似的,一天到晚鬧哄哄的。
吵得我腦仁疼。
有一回。
我偷偷躲在文件櫃後偷聽魏主管和財務吵什麼。
原來,魏主管手下帶回一份收據不能報銷。
魏主管崩潰:「以前收據能報銷,為什麼現在不給報銷!美女,你為難我有意思嗎?!」
財務不甘示弱:「陳總監說未蓋公司章的收據一概不認!我給你們報銷,就要自己承擔這筆損失!從下周起,收據一律不能報銷!」
魏主管激憤得滿臉漲紅,氣得手指顫抖:「你們突然這樣改革,讓我很難開展業務!」
陳總監突然從背後冒出來,陰陽怪氣:
「魏主管,別怪我說話直接。」
「沒公章的收據,可太容易造假了,誰知道有沒有人亂開收據中飽私囊。」
「哦,我絕對沒有陰陽你貪污的意思。我只是為公司著想!」
主管氣得眼睛都紅了:
「夏天最高溫 38 度,我們拜訪客戶,熱得差點中暑。
我們為了替公司省錢,連雪糕都不敢吃,現在只不過順手買了幾斤路邊攤的便宜水果拿去送給客戶吃,倒成了我貪污的罪證了?」
魏主管跟了我幾年,我了解他的人品。
他做事磊落沒有私心。
陳總監當眾陰陽他中飽私囊,會讓一心為公司省錢的魏主管寒心。
雖然魏主管只是沒能適應新制度,但我不能直接跳出來幫魏主管。
這是在打陳總監的臉。
哎,我每天當法官,在公司當端水大師,很辛苦啊。
最後。
我私下找魏主管,自掏腰包給他墊付這筆水果費用,才平息矛盾。
魏主管雖拿了錢,但仍對此事憤憤不平:
「老闆,你們整這麼多條條框框,只會讓業務員越來越難開展工作!」
我為難地拍了拍魏主管:「你理解一下,改革總會伴隨陣痛的嘛!」
魏主管冷著臉,不吱聲了。
後來,魏主管越來越適應新規則。
可他做事也越來越「死板」。
與此同時,我的生意莫名其妙一落千丈。
我懷疑過魏主管。
但那段時間。
我身邊開公司的朋友都在抱怨日子艱難。
甚至有些不太熟的老闆,居然打電話問我借錢給員工發工資。
我便把一切歸結於大環境不行。
可是短短半年的時間。
我公司業績降得厲害。
以前,公司每月業績最低 100 萬,利潤率 25%,扣除人工和各項開支,我每個月最少賺 10 萬。
現在,公司莫名其妙每月業績大概只剩 60 萬。
我都快火燒屁股啦!
最近半年,魏主管不積極帶團隊跑市場。
問就說市場萎靡,跑也是浪費錢。
我做生意這麼多年,不至於看不懂公司內部的爭鬥。
思來想去,只有裁掉陳總監,才能平息業務部的怒火。
另外我也有小心思。
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我偷偷買了破產險。
萬一裁掉陳總監,群龍無首導致公司破產。
保險賠我一億,我就能實現財務自由。
做生意,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3
我回家,報復性地躺了半個月。
開公司這幾年,我沒有一天好好休息。
像我這種以業務為生的營銷型公司,每天不是在找新客戶,就是在維護討好老客戶。
除此之外,我還要管手下,審批各種單據和文件,參加展銷會等等。
下班後,還經常出去應酬到凌晨。
就連春節,都在忙著給客戶拜年送特產,尋找新貨源。
中小企業老闆的生活太卷了,也太累了。
我尋思著萬一能破產,還當什麼卷王。
我這一趟,乾脆躺到月底。
財務突然打電話讓我回公司,說有重要事需要我處理。
我以為是處理主管離職的事,喜滋滋地返回公司。
沒想到我剛進公司,就和主管迎面撞上。
辦公室的氛圍有些詭異。
半個月前,公司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淡淡的死感。
現在,我卻看到所有人洋溢著朝氣和笑容。